【资料图】
等同于现代文秘或书记官。
主簿 ,官称。掌置。各主官下属持有文件的佐吏。
六十三卷《文献通考》:“盖古人官衙都有主书一官,从三公及御史府,到九寺五监以至县县。”隋唐以前,由于长官的亲戚,势力颇重。魏晋下列统兵开府大臣幕府中,主簿常参机要,总领府事。习凿齿曾是桓温的主书,时人说,“三十年读儒书不如读习主书”。这是主书势力最盛的时候。隋唐以后,主书是部分官署和地方政府的事务官。隋唐三省六部没有主书,只有皇史台、诸寺等部署。唐诸州以录事参军代替主书。宋代中期以后,御史台也没有设主书。元诸寺、监、院有关人员,或称主书,或改名典书,县主书称为书。明清太仆、鸿庐二寺、秦天监称主书,太常、光禄二寺、国子监称典书,县署则仍称主书。都是低等事务官。